实践群众路线 建设美丽漳河
省漳河工程管理局 张笑天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线。正如党的十八大强调指出的,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漳河工程管理局作为战斗在一线的基层水利单位,多年的实践证明,要办好漳河的事情,建设文明富裕美丽和谐新漳河,必须不折不扣地实践党的群众路线。下面从四个方面谈谈学习体会。
一、实践群众路线,首先要明确我们的工作为了谁,依靠谁
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水利是民生事业,作为水利人特别是水利干部,要充分认识水利在防灾减灾、服务“三农”、保障民生、水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重要地位和繁重任务,用群众路线统一思想和行动,切实转变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提高工作执行力。从漳河的特点来看,“群众”的范畴不仅包括漳河局的干部职工,还包括漳河水利工程涉及范围内的库区、灌区、城市供水和代燃料用电用户等广大人民群众。
“一切为了群众”,就是要求领导干部把向上级负责和向群众负责统一起来,以“坐不住、睡不着、吃不好”的紧迫感和做好水利工作的责任感,抓好我们的中心工作,着力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我们的工作重点:
一是大力抓好防洪保安。防洪保安这根弦必须时刻绷紧,在抓好工程日常管理的同时,抓好工程续建配套、除险加固等建设工作,不断提高水利工程科学化、制度化、现代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确保水库枢纽工程安全。
二是大力抓好供水服务。不仅要为灌区内206.5万亩农田提供灌溉用水,服务三农,还要为荆门城区提供优质生产生活用水,促进供区内各市县区国民经济发展。
三是大力抓好水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漳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用水效率控制等指标体系,切实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实施代燃料项目建设,保护生态公益林面积3.2万亩,保障了库区生态效益发挥,让群众得实惠。加强库区和渠系水土资源、林木资源的保护,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搞好水生态治理与修复。
四是大力发展水利多种经营生产。充分发挥漳河水土资源优势,广开门路,因地制宜,群策群力,多业并举,向项目要效益,向资源要效益,向市场要效益,向创新要效益,向人才要效益,向管理要效益,确保完成双十经营目标,不断提高干部职工收入水平,确保干部职工队伍稳定。
“一切依靠群众”,就是要求党员干部真正认识到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虚心地向群众学习,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作用,事事时时处处依靠群众,不断地在群众的实践中吸取智慧,经过认真总结、加工而成系统化的指导我们工作的“智囊”。如果在工作中只想“管住群众”、“运动群众”,而不考虑“三个有利于”标准,不顾及群众的利益,那将什么事情都办不成。只有认真地向群众学习,虚心地听取群众意见,才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否则,群众只能敬而远之,领导和单位的工作就会陷入被动。比如漳河水政监察、渔政管理,涉及漳河水库105.2平方公里水域、800公里库岸线和400多平方公里的管理范围,仅靠30来名专业人员执法管理的难度不言而喻,我们采取建立社会群管网络、与地方联合执法等多种方式,发动群众参与监管;在灌区供水管理方面,支持、鼓励建立农民用水户协会,让群众参与供水和末级渠系基本建设管理,大大减轻了供水管理难度,也提高了用水效率。
同时,还要处理好“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一切为了群众”是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坚定不移地“一切为了群众”,才能切实做到“一切依靠群众”,处理好干部和群众的关系。干部和群众双重积极性的充分调动和发挥,做起工作来才“事半功倍”。如果只有领导的积极性,那将成为领导者少数人的空忙乎;如果只有群众的积极性,而无有力的措施来组织和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则群众的积极性不可能持久,也不可能走向正的方向。
二、要明确实践群众路线的基本途径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实践群众路线的基本途径。
“从群众中来”就是要求领导干部深入群众的实践活动,通过周密的调查研究,把长期战斗在第一线的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所积累的经验,提出的意见、要求和愿望集中起来分析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经验和意见,形成合乎客观实际的工作方法、政策和办法、计划。作为领导干部,就是要虚心听取和重视群众的意见,善于集中群众的意见。我们主要通过专题调研、征集意见、座谈考察等方式深入群众和基层,为决策掌握第一手资料。如建立健全职代会,坚持重大事项经职代会审议;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分别向库区、灌区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发放公开信、承诺书、调查表等,广泛征集各方面的意见,切实做到改进工作作风,实践群众路线。
“到群众中去”,就是要把我们的工作方针、政策、措施、计划等落实到群众的实践中去,在群众实践中检验、丰富和发展。就是要始终坚持以群众满意、高兴、答应作为我们工作成效的唯一衡量标准。就是要始终做到心中装着人民群众,把人民群众放在最高位置,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换位思考群众的感受,对群众多一些耐心细致,少一些简单粗暴,多一些宽容理解,少一些冷漠无情。就是要始终做到把群众当老师,自觉摆正与群众的位置,端正与群众的态度,多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把个人政治智慧的增长和执政能力的提高深深扎根于群众的创造实践之中。就是要始终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诚心诚意地为群众谋利益,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多年来,我局每年都为职工办十件左右实事,如大病救助解决看病难问题,发展生产解决职工子女就业难问题,金秋助学,救助困难职工,改善职工工作、生产、生活条件等。同时还要细心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引导群众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自身利益与集体和国家利益的关系,增强干部职工爱岗敬业、热爱漳河、建设漳河、奉献漳河的激情,共同发展好漳河水利事业。
三、实践群众路线,必须从改进作风抓起
实践群众路线,就是要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从实际出发,找准领导班子和成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紧迫就抓紧解决什么问题。
我局制定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将具体工作明确到了每一天。全局各级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将对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和群众的意见建议,认真查摆问题,分析原因,扎实整改,接受群众监督,切实改进作风,真正收到实效。局党委对各级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在改进作风方面提出了三点要求:
一要敢讲真话。班子成员间坦诚相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仅讲的内容要真实,而且讲的态度要真诚,做到真诚地讲话,讲真实的话,在全局干部中营造和保持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的良好氛围,鼓励如实反映情况和提出不同意见。
二要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带着实干是领导干部改进作风的基本要求。回顾漳河的建设改革和发展历程,正是因为历届局党委以良好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全局干部职工的拥护和支持,以率先垂范的实际行动凝聚了全局干部职工的力量,形成强劲的合力推进漳河水利事业取得发展成效。
三要言行一致。“言”和“行”是领导干部必备的两种基本能力,也是领导干部工作的两个方面。坐而论道,指手划脚,是什么事都干不成的,职工也不答应。职工会依据干部的言和行对其能力素质作出评价。只有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才能干成一番事业,才能开创一个局面,才能将改进作风落到实处。
四、要建立实践群众路线的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全局将通过一系列制度建设和管理措施,推动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常态化、长效化。
(一)坚持经常性地教育引导。一是加强“五心教育”。即开展忠心对党、诚心为民、清心律己、公心用权、专心干事教育活动。二是每年开展“一书一片一文”读书活动,要求干部至少读一本好书、看一部教育片、写一篇针对性适用性强的体会文章或调研报告。三是举办一期专题讲座,请有关专家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进行专题辅导。四是深入开展“三联一促”活动,促进处级干部、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密切联系群众;五是以党委中心组(扩大)学习方式适时组织交流学习体会,直属单位(科室)相应组织专题交流。六是在听取意见的过程中,要采取蹲点调研、专题调研等方式,深入基层一线,全面听取党员干部群众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意见建议,深入了解基层群众的内心期盼和实际需求。
(二)健全完善服务群众的制度。针对教育实践活动中征求的意见和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建章立制。以党群办为主,相关部门配合,进一步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制度和畅通群众诉求反映渠道制度;办公室按“三短一简一俭”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会议、文件、宣传和公务接待、网络舆情管理;局计财科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务支出、公款消费、内部审计制度;局人劳科在体制机制、人才服务、教育培训等方面,进一步研究制定符合漳河实际的办法;后勤服务中心要在节能减排、环境治理、公务用车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
(三)建立增强服务职能的机制。以职能目标为重点,分局机关、工程管理单位、民生经济经营单位,分别建立完善目标责任达标考核办法,形成较为严格、系统,便于操作、激励的增强服务职能的机制。
(四)加强廉政建设。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加强党性修养,不断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按照管理局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十六条措施,深化党风廉政教育,强化制度建设,健全并完善全局腐败风险预警防控体系,全面推进工作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促进转变职能、履行职责、厉行节约和完成任务,努力营造深入实践群众路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风清气正环境。
总之,我们将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继续以往一些好的做法,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探索新的实践方法与途径,通过群众路线实践活动,推动美丽漳河建设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