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学院主页 |学院党建 |湖北水利 |湖北教育 |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教育实践活动 >> 践行群众大讨论 >> 正文
贯彻群众路线的途径

日期: 2013-07-20 16:02:35 发布: 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 点击:


(双击鼠标滚屏浏览)        
贯彻群众路线的途径

凌文

来源:学习时报

  密切联系群众,是一项思想性、政策性都很强的目标和任务,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原则,把握正确的方向,把党的意志与群众的愿望有机结合起来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

  深化认识,明确任务,与时俱进地贯彻群众路线。党的群众路线是与不同时期的具体实践密切结合的,因而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首先,要明确党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都是为了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其次,要明确人民群众在改革中的主体地位,树立正确的改革观。再次,要明确干部的权力来自谁的问题,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最后,必须把对上级领导负责与对人民群众负责统一起来,树立正确的责任观。

  继承传统,调查研究,掌握真实的民意。注重调查研究是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保证,是我党最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在党的历史上,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体力行,搞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为全党做出了表率。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有许多新的情况、新的变化需要我们去熟悉、去认识,有许多新的问题、新的矛盾需要我们去研究、去解决。而要全面审视新情况、新变化,正确解决新问题、新矛盾,除了吃透上级的方针政策外,最重要的是扎扎实实地去调查研究,老老实实地走群众路线。在调研中要做到对群众的感情“永久化”,解决群众的问题“经常化”,与群众交流“本土化”,调研工作“平民化”,调研成果“可视化”。这样才能做好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不断提高根据实际情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手段,提升水平,实现群众路线网络化。群众监督对党在新时期坚持群众路线有着重大的意义,它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实现形式。群众监督为“一切为了群众”提供了具体内容,为“一切依靠群众”提供了具体形式,为“从群众中来”提供了不竭源泉,为“到群众中去”提供了检验标准。接受群众监督要实现无缝链接,全面覆盖。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又要尽快落实哪里有党的工作哪里就有人民群众的监督、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人民群众监督作用的充分发挥。接受群众监督要与时俱进,还要不断创新实现形式,重视网络舆情,接受网络监督,把网络舆情作为新时期把握群众诉求的群众路线。重视并接受网络监督这种目前覆盖面最广、层次最深的群众路线的实践形式,更有利地实现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评价权,才能形成群众有序参与、监督有力、评价客观,更能突出民意的反馈机制,使下情上晓,上情下达,建立起政府与民意的良性沟通渠道。

  加强保障,注重落实,建立群众路线的配套制度。群众路线虽然被视为“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和“根本的组织路线”,但从党的历史经验来看,到目前为止,很大程度上仍局限于领导者的一种工作作风,缺乏制度性和程序性的保障措施。群众路线是否得到执行以及执行的程度如何,并不取决于群众,而取决于领导。虽然就传统而言共产党员联系群众的方式是多样的,如调查研究、蹲点、倾听群众意见等,但就一个党员或党的领导干部而言,他是否联系群众以及多大程度上联系群众更多地取决于他个人的民主作风而非制度。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在于进一步建立健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各项制度,从体制机制上保证党的群众路线的贯彻执行。坚持和完善联系群众的制度,拓宽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不断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坚持和完善民主决策的制度,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严格执行程序,不断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坚持和完善公开办事的制度,自觉接受群众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工作的监督,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在制度层面贯彻群众路线,避免党员干部浅尝辄止的做法;才能密切联系群众,深化干群鱼水关系,把党的优良作风树立起来并有效地坚持下去。

  总之,“群众路线”成就了共产党人的执政地位,“群众路线”巩固了共产党人的执政地位。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失去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一切工作就无从谈起。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一个重大历史教训就是在发展中脱离了人民群众。面对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矛盾,我们必须始终牢记胡锦涛同志教导:“深入动员人民群众,坚定不移依靠人民群众,真心诚意造福人民群众,把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精神充分发挥出来”,共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唯其如此,才能把握时代跳动的脉搏,才能坚持好群众路线这条共产党的生命线。

  (作者系中国神华能源股份公司总裁)

【 共有相关评论 0 条 】  

与同时访问此页的网友交谈

本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给我留言 | 相关法律 | 关于我们 |                                       YMCC工作室2003?; 
党委办公室(TEL:027-87378105) 维护|制作
网络信息中心(Tel:027-87378103) 提供支持
? 2003-2008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