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击鼠标滚屏浏览)       【
字体放大
】  
|
十七大报告在论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时,明确指出,“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报告是在提出“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时这样要求的,其实,作为一个形象的比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具有更为广泛和深刻的涵义。
权利有公权利和私权利,权利的行使、实现和保障就有公权力和私权力运行之分。公权力是对公共事务管理运作的过程。公民的选举,就是通过投票选举,将本来属于自己的公权力“让渡”、委托给将选出的代表去行使。孟德斯鸠有一个著名的论断,“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由于公权力具有一定的向外扩展的特性,民主的一个本意,就是“规范和限制公权力,保障公民的私权利”。因为公权力是代表广大公民去行使的,公权力的运作一定要有透明度,要公开,要在阳光下运行。
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这种“阳光运作”特别重要。新时期以来,我国的经济成分已经多元化,新阶层形成一定的规模,利益结构多样化;现代化进展,也使得我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各种组织的精细、生活的精致,都需要公权力运行过程中,各种利益如何被重视、被整合、被协调,能够为更多的公民知晓。而且,民主的制度应该能够让更多的公民自愿、积极地奉献智慧,通过一定方式,参与公权力的运作。同时,社会正义力量与邪恶势力较量中,也需要公权力的“阳光运行”。腐败是社会的“毒瘤”,是世界公害。腐败的要义是攫取公权力化为私利。腐败分子黑手的指向就是公权力。而这种受人民谴责的活动一定是在暗处,所以他们要得逞,就会害怕阳光,就得避开阳光,所以,腐败分子往往是“两面人”。而我们的一些干部习惯于少数人甚至是一把手拍板的做法,以为办事利索、果断,可以省事、省时,却会给别有用心的人、甚至坏人,留下活动和“下手”的空间。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处在权力运行的领导地位,权力的“阳光运行”,党要成为社会的表率和楷模。一定意义上说,党内民主的水平,反映着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水平。十七大报告说,“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七大召开前的实践与报告表达的要求显示,党内民主的发展成果卓著,党内权力的运行越来越在阳光下进行。比如,各级党委以减少副书记职数,扩大常委会集体行使职权的作用。又比如,报告要求: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推行地方党委讨论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改革党内选举制度,改进候选人提名制度和选举方式;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全过程监督,等等。这次中央政治局委员候选人的确定,就反映我们党民主建设的进步,在6月25人,400多为领导同志受到一份有200名正部级干部的名单,要求从中作出自己对政治局委员的选择。选举最高层次的党的领导,不是靠少数领袖“圈定”、“钦定”,而是靠一定层次的党的干部集体选择,设定这个程序就是进步,就是民主。规则和程序就是“阳光”。当然,党内民主的推进,“阳光运行”的实现,有着众多的任务,还需全体党员增强党员意识,勇于创新,积极实践,取得更大的实效。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又一个重点,在于我们的根本政治制度的坚持和完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广大公民以直接和间接的方式选举出来的,各级代表接受人民的委托管理着国家政权。民主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党善于运用国家政权来处理社会事务。发挥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发挥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天然的联系,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表达群众意图,并通过人大制度的运作,形成人大的履职和法律制度;通过政府,变成符合人民利益的行政运作,都需要政治操作的公开性。比如,十七大报告要求,权力的“阳光运行”,“要坚持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报告是在监督角度提出“阳光运行”的,可见形成社会的监督网络,是十分重要的措施。这种监督网络包括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政府审计等有关方面监督、社会监督、群众举报监督、舆论监督等,形成合力,增强监督实效。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离不开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人民政协作用的发挥。人民政协是各党派、各界群众参政议政的重要平台,是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能够更多的运用协商民主,更为广泛地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建议,为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言献策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另外,权力的“阳光运作”还离不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坚持和完善,只有全体人民都有参与国家权力管理的积极性和实际的渠道、方法,我们才能说,权力的“阳光运行”才有可能和保证。
当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要求、一个判断,它与我们实行的民主集中制是一致的。“阳光下运行”的民主,并不排斥集中的实行和运作,正由于“阳光下”民主的实行,才能保证集中产生的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在各种层次、各个方面运用民主集中制的情况也不尽相同,我们应该依据不同的制度安排,正确地实行好民主集中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