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陕西铁路建筑职业教育集团:建好国家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提升校企合作水平
学校以“双高建设”为契机,聚焦“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依托国家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陕西铁路建筑职业教育集团(以下简称集团),将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集团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发展主线,紧抓“五促五共”建设,聚力专业集群共建、技术技能人才共育、教学创新团队共培、育人环境共享、创新创业项目共创五大工程,铸就专业教学与产业技术、人才培养与人力资源、技术研发与产业发展协同发展新标杆。
一、促产教融通,共建“赋能型”专业集群
成立由“政、行、企、校”人员组成的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聚焦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大型铁路企业“十四五”铁路产业发展规划的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按照“对接产业、特色发展、辐射带动、整体提升”的思路,建立专业建设与集团企业需求联动机制,整体构建铁道工程技术、土木工程检测技术、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道桥与建筑工程技术等专业的建设标准和建设方案。突出实践育人,将行业产业标准、规范融入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注重立德树人,构建“一贯穿、双融入、三层次”专业群课程体系,将集团内企业优秀创新应用成果、创业案例、典型事迹等融入课程思政改革,着力建设“赋能型”专业集群。
二、促校企融通,共育“一体化”技术技能人才
依托学校“因铁路而生、因铁路而长”的办学特色,根植铁路建筑行业、企业,打通政、行、企、校一体化人才共育渠道和途径,创新工匠精神培养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分层分类培养、“1+X”证书制度试点、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开展集团工匠精神引领计划、技能竞赛引导计划、素质评价引航计划,助力学生“人人有平台、人人能出彩”,打造技能人才培养新标杆。先后与集团企业共建中铁高铁学院等产业学院8个,与中铁隧道局、中铁一局等企业组建现代学徒制班133个,联合培养学生6532人。
三、促人才融通,共培“混合制”教学创新团队
按照“以德为先、技艺精湛、培育名师、打造团队”的思路,构建“大师引领、名师领军、优师跟进、双师支撑”的专业教学团队。聘请集团内行业领军人才陈馈担任校外专业群带头人,引进叱培洲、曾宇翔等行业技能大师,成立技能大师名师工作室7个,充分发挥其在技术创新、传授技艺和绝技绝活传承的示范作用。聘任企业生产主管、能工巧匠与学校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组建校企教学创新团队,开展“混合”混合教学,促进专业群教学团队整体水平的提高。创新校企“同招共聘”首席专家、技能大师等高层次人才制度,校企共同制定聘期任务及考核评价办法,解决高层次人才校企“双重身份”难题。
四、促理实融通,共享“沉浸式”实境育人环境
按照“共建、共管、共享、共赢”的原则,与中铁一局等集团内企业深度合作,新建、改扩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28个,建成盾构施工、桥梁施工、安全管理综合实训基地,形成覆盖八个专业群的集群化、高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遵循高标准、职场化原则,与中铁隧道局集团建设城轨综合实训基地,强化人才培养“企业属性”。基于信息化技术,与中铁建工集团建设建筑综合实训基地,开展项目化、虚实结合等教学改革。坚持专创融合,与中铁北京局集团建设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开展联合科技攻关,提高校企资源的利用率。深化产教融合,与中铁二十局集团共建共享共用“工地流动课堂”,开发员工培训包,服务企业员工技能培训。
五、促科教融通,共创“实效性”的创新创业项目。
对接行业产业发展需求,与中铁北京局集团等5家集团内理事单位共同成立“未来轨道交通产业创业研究院”,校企共建共管共享省(市)科研平台,联合开展科研创新项目,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实践育人平台。实施“多元四融三推进”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扩大校内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规模和支持力度,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产业升级提供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先后与中铁一局等集团内企业合作共建国家级协同中心2个,省级科研平台2个,省级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1个,渭南市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校级重点研究中心15个。
Copyright © 2010-2011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在线 版权所有 地址: 汤逊湖校区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五里界中洲岛 邮政编码:430202